古代的丧葬礼仪,每个礼节都是人与人的情感交流

古代家中若有人死去,人们不会马上下葬,会有停柩的习俗。古人停柩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的亲人走得更安详。一般在停柩时,人们会为死者沐浴更衣,保证其能够干净舒适地去投生。更重要的是,人们往往早在停柩期间里就为死者寻找了一块适宜建造阴宅的风水宝地,使其保佑家族昌盛繁荣、子孙富贵荣华。

这时,本族的子弟会将某人死亡的消息传达给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就是人们常说的报丧。 报丧的习俗自周代即已盛行,后来此种习俗不断发展,形成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报丧形式。例如有的地方用放鞭炮的方式通知同村人自家有人逝世了。也有的地方会在门口挂上白布,作为报丧的标志。不过最流行的报丧方式还是让专人去挨门挨户通知。但是有些地方认为报丧是十分晦气的一件事,因此每报一家就要漱一次口,用以驱邪。

古代没有电话短信之类,多会写报丧信,人们以简洁明了为主要准则,一般不会详尽叙述死者的生平,而只将其死亡的时间、地点以及预计入殓下葬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以便通知人们前来参加葬礼。

报丧之后,亲朋好友会陆续赶来祭拜死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吊唁。古人吊唁死者时,一般会准备好相应的礼品,如丧衣、花圈等。死者的直系亲属要在停放尸体的灵堂中一一跪拜答谢前来吊唁的宾客。现代人依旧有吊唁的习俗,只不过其形式已经不复往日的繁冗,家属也不用再跪拜宾客了。主要就是瞻仰死者遗容和安慰死者家属。

在古代,吊唁仪式完成后,人们就要举行死者的入殓仪式,所谓入殓就是指为死者穿上丧衣,装入棺材中。 在为死者换衣服时,人们要失声痛哭以示对死者的不舍。换好衣服后,还要让死者的儿子为其“开光”。开光就是指用清水轻轻擦拭死者的眼睛,相传如果不给死人开光,其转世之后就会变成瞎子。

以上步骤全部完成后,人们要将死者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棺材中。古人在选择棺木时也是有讲究的,据说棺材必须是由松木制成的,而不能选择其他树木,这主要是因为古人认为松树有长命百岁的寓意。将死者放入棺材后,古人还会拿出一些物品放入棺材中,作为死者的陪葬品。将全部物品都放入棺木中后,人们就要将棺材封死了。古时人们用来封棺木的钉子被称为“子孙钉”,相传用这种钉子封住棺木,能够使家族人丁兴旺、大富大贵。

一般装敛入棺之后,要做七又名斋七、烧七,是古代延续至今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丧葬习俗。旧时,无论谁家死了人,都要按照旧俗做七。做七是指每隔七天祭祀一次死去的亲人,直到做满七七四十九天为止。等到七七全部结束后,人们才能将死者送到墓地下葬。

旧俗认为做七时最重要的就是“头七”和“五七”。“头七”人们要为死去的亲人设立灵堂,为日后祭拜死者做好充足的物质准备。而做七期间最大规模的祭典就是在“五七”时举行,平日人们祭祀死者都是小规模的,但“五七”时,人们会专门聘请道士和尚为死者做法。并且这一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要到场,在超度完死者的亡灵后,人们会聚在一起享用盛宴。

做七的习俗来源于古代的佛教。佛家认为,人死了以后,心脏若是热的,则是从六道中的人道来的,这些人死后,会变成中阴身,每七天会重新死一次,七七四十九天才会结束。也有人认为做七的习俗源自先秦时期古人的魂魄观。其实,无论做七的起源为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做七体现了古人对死亡的认识,其思想源泉就是古人的自然崇拜心理。

下葬是丧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人们十分重视。在出殡前,死者的儿子要先进行摔丧仪式,所谓摔丧就是指故意打破瓷盆。据说此种习俗主要是为了让死者能够收到人们为其“寄”去的冥币。在举行摔丧仪式时,死者的儿女必须要号啕大哭,不然就被斥为不孝子。出殡时会所有的亲朋好友以及同乡邻人会簇拥在死者的棺材旁,浩浩荡荡地护送棺材前往墓地。

将死者送到事先选好的墓地后,人们就要安葬死者了,不过古人对于安葬死者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讲都是要等到日落西山时才能下葬。另外民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即死人的灵魂有可能会从坟墓中出来,随着自己的亲人回家。人们为了避免发生此种情况,就会在安葬完死者后围着坟墓绕几圈,然后再离开墓地,据说人们从墓地返回家时,绝对不能回头张望,不然以后会有不吉之兆找上门。

亲朋好友帮着张罗完下葬的事情后,主人还要宴请宾客,有的地方把这种习俗称为“抢遗饭”。其实,从这一点上即可看出虽然传统的丧葬习俗的直接目的是安葬死者,然而其中更深藏着沟通生者、拉近感情的作用。不过吃遗饭有的是在下葬之前,送完葬之后就不再请了,亲朋好友把白布孝条脱下,告别死者家属安然回去。

历史文化常识:古代的丧葬礼仪

古代丧葬礼分为五个阶段,分别称为复、殓、殡、葬、服。

复:又称为招魂。人死后,在停尸期间,由专人呼唤死者的灵魂归于尸体,即“招魂”。招魂者自前方上到屋顶,手持寿衣呼叫死者名、字,共叫三声,然后从后面下屋,将寿衣覆在死者身上;如果不醒,再办理丧事。

殓:其仪式又分大敛和小敛。小敛是给死者裹上衣衾,越是富有者,所加衣衾就越多。大敛是把死者的尸体装入棺材。殓时,死人口中须“饭含”,所谓饭含是指将米、玉等物分别放在死者口中。

殡:入殓后,停丧待葬叫“殡”。是指亲人去世后,不愿其早早离去,停在家中,像对待宾客似的对待已死者,故称做“殡”。“殡”时,死者置于室内,用泥涂于棺木之上停放。殡的时间长短不一,富贵人家“殡”的时间长。普通百姓无地行殡,往往草草埋葬。

葬:即将死者入土安葬。人葬时,上古时期曾以活人殉葬,随后又以俑(人形的木偶或土偶)陪葬。另外,还陪葬一些用器、什物。

古代的丧葬礼仪


服: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叫“服”或“成服”。古代丧服制度分斩衰(服期三年)、齐衰(服期一年)、大功(服期九个月)、小功(服期五个月)、缌麻(服期三个月)五个等级差别,称为“五服”。衰(音cuī)就是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这一丧服制度标志了直系血缘关系与旁系血缘关系的尊卑、亲疏差异。服丧期间在墓旁搭小屋居住、看守坟墓叫“庐墓”或“庐冢”。

丁忧:又叫守制、丁艰,是古代的守丧制度。是指在任官期间,父母亲或祖父母去世,需辞官守丧,时间为三年,但其实只要有三个年头就可,实际上是25至27月。如果有的高官要员因公务繁忙而不能离任守丧,可以由朝廷命令其穿素服办公,这种做法叫做“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