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独特的丧葬习俗

常州人注重丧葬,礼仪繁琐,而且许多迷信活动。旧时,大多采用棺材土葬,所用棺材有的提前定做或购买,择吉日竖放在家中,同时举行仪式,称为“竖寿”(棺材被称为“寿器”),亲人弥留之际。即为之揩身、换殓服,俗称“穿老衣”。发财人家还焚化纸轿一乘,及纸扎轿夫两名,俗称“烧轿子”,气绝后,合家哀号,将遗体移置木板上,用白布覆盖头部,点“幽冥灯”,放置尺、秤、镜、筛等物,木板前放一张桌,置一碗半生半熟的米饭,饭上插一枚鸡蛋,俗称“倒头羹饭”,另供豆腐干、豆炙饼、青菜等3碗素菜。焚烧纸锭、经卷,派人赴亲友处“报丧”。有的人家请阴阳先生推算入殓吉时。三或五日内家属披麻戴孝,设灵堂祭奠,亲友上门吊唁,送挽联、孝幛,俗称“开吊”。死者家属须回给白布一块,掷在地上,俗称“孝条”。

常州独特的丧葬习俗


入殓前,孝子亲赴附近河边跪着取水一盆或一桶,并掷钱于河中,谓之“买水”。将水买回来后,为死者作洗脸状,凡三次,谓“拖三把”。然后由长女(或儿媳)为死者梳头理发,边哭边唱《梳头经》。梳毕将梳子放入棺内陪葬。一般第三天将尸体放入棺材,称“小殓”;当日深夜,以漆封棺,钉上丧门钉,谓之“大殓”。这天丧家办素餐待客,菜中必备豆腐百页,成为“吃硬饭”。亡者神主牌位,“主”字的一点须请显贵者用朱笔亲点,谓之“点主”。出殡日,亲属按亲疏穿孝服(分为“五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孝子披麻戴孝,腰系草绳,执“哭丧棒”随灵柩后匍匐而行;吹鼓手奏乐,亲朋相随“送葬”。沿路抛掷纸钱,称“买路钱”。凡出殡所经的人家常在门上张贴“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红纸条,俗称“禁忌码”。落葬前在墓穴中生火驱湿,谓“暖坑”。葬毕另择他路回家,称“回丧”,进门时先“跨火”,吃云片糕,喝糖茶,取合家团圆、甜甜蜜蜜的意思。丧事期间,家中设灵位焚香上供,从亡日起7天为一祭,头七至终七共49天。3年孝满除灵(实则为两周年),将神主牌位移置祖先神龛内,放爆竹,吃糖圆,脱孝服(旧俗规定丧后1年断白,2年除服,孝服的服式由白而黄而青,孝鞋一般穿3双白、2双蓝)。丧事至此终结。一般贫穷人家棺材薄而简葬,无钱者买不起棺材,只得用芦苇、草席 包卷,掘土为穴,草草埋葬。

常州独特的丧葬习俗


常州城乡民间形成的这一套繁琐的丧葬封建礼俗。太平天国时期曾明令予以禁止。镇守常州的太平军将领护王陈坤书,按天王命令发布告示:“所有升天之人,俱不准照凡情歪例私用棺木,以棉被绸绉包裹埋葬”、“父母死,不得招魂设醮”。


民国初年,武进安西乡、延政乡、陈渡桥镇等地的有识之士,先后倡议改革旧丧葬礼俗,行之未久,旋即复旧。

解放后提倡移风易俗,积极推行火葬。人亡,亲友前往吊唁,送花圈、挽联、绸幛等。家属及亲友缠黑纱、佩白花。1958年市民政部门接受天宁寺火葬场,以后经过改建扩大,增添设施,逐步用火葬代替土葬。至70年代,形成以火葬为主要形式的丧葬习俗。人死后在家至多放3天,尸体送到殡仪馆进行火化。火化前把尸体停放在殡仪馆冷冻室内,既安全又卫生。有的单位还为去世的职工召开追悼会,寄托哀思,有家属、亲友、单位领导参加,一般只需45分钟左右,仪式简单而又隆重。举行悼念仪式时,将黑布袖套(即黑纱)佩于左臂,白色纸花佩于胸前。佩戴黑纱时间,一般亲友为3天,家属为49天。火化后的骨灰盒由家属寄存在殡仪馆或乡镇、村见着的骨灰纪念堂内。有的把骨灰撒在长江里或其它名山大川。丧后,丧家备饭菜招待亲友,以示谢意。但仍有少数人家大操大办,进行烧纸钱、设灵堂、请僧尼拜忏诵经超度等迷信活动。1983年以后,常州市区的火化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随着火葬的普及,封建迷信和大肆铺张的厚葬礼俗,逐步为庄重、简朴的节葬礼俗所代替。丧户在门前张贴“家有丧事,谢绝送礼”的字条,仅通知少数至亲。亲友只送少量赆仪或1只花圈。尸体火化后,只办1——2桌便饭宴请亲友。

常州独特的丧葬习俗


至今,经过各级领导和殡葬管理部门的努力,终于革除了旧习,树立了新的丧葬礼俗。